大通萬人坑教育館照片
淮南市大通萬人坑教育館(侵華日軍淮南罪證遺址陳列館)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區大通街道礦南社區。
一、大通萬人坑教育館基本情況
全館占地面積約86000平方米,建筑面積6900平方米,展室面積約3500平方米。
2013年3月淮南市大通“萬人坑”連同周邊的站后碉堡、秘密水牢、碉堡水牢、窯神廟、日軍地堡、日軍南宿舍碉堡、日軍司令部、日軍彈藥庫等九處侵華日軍淮南罪證遺址成為國家公布的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4年9月,又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
2019年10月,九龍崗老火車站2處日軍碉堡并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侵華日軍淮南罪證遺址中。
目前,我館還被評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
本館現對外開放的展覽有:《日軍侵占淮南煤礦罪證陳列》、《淮南早期煤礦史料陳列》、《紅色記憶——中國共產黨淮南早期地方史圖片展》。
二、侵華日軍淮南罪證遺址(十一處)
“萬人坑”遺址
“萬人坑”是日本發動侵略戰爭在我國犯下滔天罪行的歷史鐵證。
1938年6月4日,日軍侵占了淮南大通煤礦,在其后的七年間,他們在大通煤礦施行了慘無人道的法西斯統治。日軍在大通煤礦期間采用打活靶、蹲水牢、站釘籠、裝麻袋等兇殘手段,殺害了無數抗日志士,瘋狂掠奪我國的煤炭資源來以戰養戰。
據統計,在1938年6月至1945年8月,大通煤礦有17000多人慘死在日寇的鐵蹄之下,僅在1942年秋至1943年春的短短幾個月,死難者就有13000多人,尸體被拋棄在荒山腳下,堆積如山。1943年春,尸體腐爛,日本侵略者忍受不了尸腐的臭氣,強令礦工們挖了三條長約20米、寬5米、深3米的大坑,將遍地尸骨拋入坑內,就形成了白骨累累的“萬人坑”。
“秘密水牢”遺址
秘密水牢修建于1939年春,是一灰磚結構轉角瓦房。
建筑物分為地上、地下兩部分,地上被偽裝成普通的辦公室,地下室為水牢,長3.5米、寬2.5米、深3.2米,是日軍審訊、關押抗日志士的場所。為建筑秘密水牢,日軍從蚌埠騙來十八名瓦工,水牢建成后,日軍將其關進水牢之后殺害。解放后,從水牢里打撈出多具遺骨和鐐銬。
“碉堡水牢”遺址
碉堡水牢,位于原大通一小院內,建造于1939年冬。砂石水泥結構,圓筒形,直徑7.3米,分地上地下兩個部分層,地上部分為碉堡,地平以下為水牢,水牢深2米。是日軍防衛、關押抗日志士的場所。
“戰后碉堡”遺址
站后碉堡,現位于洞山東路,建于1939年,磚混結構,高14.1米。因該碉堡位于原大通火車站后面而得名,是日軍在大通地區修建的36座碉堡中最高的一座。
“窯神廟”遺址
窯神廟,位于大通居仁村,修建于1941年6月。面積94平方米,面闊3開間,進深2開間,一面重檐,硬山頂。是日軍對中國礦工進行精神奴役的設施。
“日軍司令部”遺址
日軍司令部舊址為一四合院,建筑面積約600平方米,建成于1938年,現位于九龍崗鎮淮南十四中院內,是當年侵華日軍在九龍崗的辦公場所,俗稱司令部。
“日軍南宿舍碉堡”遺址
日軍南宿舍碉堡,位于淮南九龍崗腫瘤醫院南。
“日軍彈藥庫”遺址
日軍建于淮南九龍崗的彈藥庫,現位于淮南十四中院內。
“日軍地堡”遺址
日軍地堡,位于大通街道站后社區。
“九龍崗老火車站南碉堡”遺址
日軍侵占淮南時期修建的碉堡
“九龍崗老火車站西碉堡”遺址
日軍侵占淮南時期修建的碉